2023-01-04 17:01:21 資料出處:遠見雜誌- 前進的動力 / 文 / 彭杏珠 攝影 / 陳之俊
2023年,苦等多時的房市「反轉年」終於到來。陳之俊攝
揮別2022上半年「虎虎生風」的房市,展望2023到底是走跌還是走升?毫無疑問的,所有房市專家都看壞2023的房市。
房市專家何世昌分析,預估今年(2023)上半年,會因「成交量萎縮」導致「價跌」,已非過去所說的「量縮價穩」了。由於成交量不增反減,在僧多粥少的情況下,加上限貸令、《平均地權條例》修正草案通過,恐迎來一波房仲業、小建商的倒閉潮。至於,這一波來不及跑的投資人,將被迫住套房、留下來「洗碗」了。
然而,讓房市真正反轉的最後一顆稻草,竟然不是一波又一波的打炒房政策,而是「實價登錄」。
何世昌指出,實價登錄會影響消費者買房的行為,同時扮演助漲與助跌的角色。當多頭來臨時,買方看到驚驚漲的實價登錄,深怕買貴了,會加速進場;當房市反轉時,買方看到實價登錄下跌,會期待買到更便宜的房子,預計今年(2023)第一季,房價就會明顯下修。
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進一步分析,2022上半年,最後的多頭煙火已施放完畢,隨著美國暴力升息、通膨惡化、股市跌跌不休、利率升升不息等衝擊,沒有利多的支撐下,房市由盛轉衰,2022下半年,猛虎變成病貓。展望2023房市進入修正循環,高處不勝寒,兔年要慎防「獲利回吐」的壓力。
「尤其是過去一年的強漲區:桃園、新竹、台中、台南、高雄,以及這六區之內的新興重劃區,因為上漲幅度大,修正幅度也相對大,約莫5至10%,想買房的自住客,可以在這幾區多看多比較,找到合適的標的,」曾敬德說。
圖/過去一年房價強漲區上漲幅度大,修正幅度也大。取自Flickr
敬德回顧2022年的房市,共有八大現象:
1. 二手房價同創歷史新高。
2. 移轉棟數六年來首見衰退,估計將跌破32萬棟。
3. 下半年預售的「實價揭露」量,比去年第四季「旺季」時腰斬。
4. 資金由寬鬆轉向緊縮,央行房貸利率連四升。
5. 科技業投資題材退燒,如台積電設廠新聞。
6. 危老題材熱,台北市累計約20間飯店核准為危老。
7. 頂級A辦仍然很搶手,租售價格仍維持在高檔。
8. 觀光處於谷底、等待復甦,店面仍深受影響。
由於大部分投資客已離場,自住客最關心的2023年,曾敬德分析,房市可能會出現七大現象:
1. 房市進入盤整期。
2. 實價登陸的行情,可能從地板變成天花板。
3. 假設一手案銷售情況持續低迷,將會出現「讓利」現象。
4. 房價強漲區、重劃區會出現修正壓力,約莫在5至10%。
5. 2023下半年,總統大選開打,房市可能成為政策焦點。
6. 利率升息循環接近尾聲。
7. 觀光復甦,店面飯店業谷底回升。
曾敬德表示,2023年,因外在情勢逐漸改變,房市會有高處不勝寒的疑慮,民眾對房價已沒有「不買會更貴」的預期,房市景氣循環從高檔步入修正的跡象愈來愈明顯了。
何世昌則強調,房市跟股市不一樣,不可能在短期間巨幅下滑,也不會馬上出現腰斬。不過,下修訊號已很顯著。
所以此時,可以挑選的標的也變多了。曾敬德建議,有自住、換屋需求的買方,最好留電話給房仲業者,以便出現破盤價或讓利較多的案件時,能及時接獲消息。
2023-01-3015:12:39 資料出處:東森新聞/文/台北市都市更新學會理事長 蔡漢霖眾所矚目的《平均地權條例》修正近日甫通過,帶...
中華民國不動產開發公會全聯會理事長楊玉全從未如此憤慨過,他話說從頭,政府想修改《平均地權條例》已整整兩年。這700多天當中,內政部從未跟業...
2833人瀏覽
2430人瀏覽
2269人瀏覽
2140人瀏覽
2106人瀏覽
2097人瀏覽
1735人瀏覽
1730人瀏覽
1360人瀏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