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-08-24 17:33:34 資料出處:東森新聞
近期房市雜音紛擾,不少原本打算購屋的民眾嚇縮手,也使房市買氣降溫,但中信房屋總經理張世宗直言,長期來看,房價走勢是一路向上的「正斜率」,因此任何時機都適合買房。
張世宗指出,在市況火熱時,大家都想爭相進場,但又怕買貴,如今市況稍微降溫,又怕會跌價,有套牢風險而有不敢出手,結果只能一直空手,不過他建議,民眾在考量自身購屋需求,以及預算後,若有能力,應大膽買房,且任何時機都適合,因為未來會發生什麼事都不好說,很可能因為大環境、政策的轉變,而牽動整個房市。
張世宗認為,以自住需求而言,任何時候都適合買房。(示意圖/pixabay)
觀察房價,雖然偶爾會出現回檔,但長期趨勢都是向上,處於「正斜率」狀態,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貨幣長期趨貶,推升資產價格,隨著經濟發展蓬勃,也增加房地產增值空間。例如30多年前,只要準備300、400萬元,就能在北市買間房,如今恐怕要2000、3000萬元甚至更多,也證實了房地產具有增值及抗通膨保值的特性。
且一般民眾的投資管道有限,通常以股市和房市為主,但房價不像股市,容易短時間內大起大落,甚至崩盤,相對穩定,就算一時交易量縮,導致價格鬆動,根據過往經驗,幅度都不會太大,反彈卻很有感,有機會從中賺到資本利得。
如今房市稍有降溫,他認為此時更是適合進場的時機點,並建議大膽出價,綜合過去經驗,民眾可嘗試往下議價5至20%,雖然大家對未來趨勢看法不一致,不一定會成交,但至少有機會以理想價格購屋,「了不起屋主不賣了,自己也沒損失」。
然而,不少人會在乎房屋增值性,但張世宗認為,以自住角度來看,就算房價在購入後有波動,其實沒有什麼差別,並鼓勵若行有餘力,也可多買一間房,避免房價上漲時只是帳上浮盈,藉此創造可能收益。
張世宗建議,民眾買房可大膽出價。(示意圖/pixabay)
至於有人擔心少子化,人口「生不如死」將衝擊房屋需求,張世宗則直言,雖然生育率下降、人口數下滑是趨勢,但在家庭人口結構轉變下,成年子女自立門戶、頂客族、小家庭的增加,都增添購屋或租屋需求,讓房市交易持續,會造成影響的其實是小宅的需求。
(封面示意圖/pixabay)
住宅交易市場開始趨緩?金管會23日公布,7月國銀房貸月增406億元,年增率降到8.53%,創2020年12月以來、即19個月的新低;建築融...
據台北市地政局公布最新一期不動產市場動態月報資料,北市平均房價在連漲十個月後,漲勢在今年5月終止,房價較4月小跌0.22%;房產專家表示,...
房地合一稅2.0自2021年7月1日開始上路,持有不動產未滿兩年,適用稅率45%、超過兩年未滿五年則適用35%,勤業眾信昨(24)日指出,...
房市景氣趨緩,數據會說話。中央銀行昨(23)日公布,台灣銀行等五大銀行新承做放款,7月新增房貸利率飆上1.703%,較6月上漲0.089個...
行政院自今年7月1日宣布開辦300億擴大租金補貼專案,營建署表示,至昨日(29日)已由去年租金補貼12萬戶增加一倍以上至27萬戶。為造福更...
房價貴,都是有錢人在買?樂屋網統計聯徵中心資料,去年全台有18.4萬筆房貸,其中年收入40萬到80萬元的族群貸款筆數最多,達6.6萬筆,其...
5256人瀏覽
2835人瀏覽
2433人瀏覽
2270人瀏覽
2142人瀏覽
2108人瀏覽
2098人瀏覽
1735人瀏覽
1731人瀏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