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-10-06 10:13:54 資料出處:商業周刊/ 撰文者:邱韞蓁 編譯
情境示意圖。圖/Ingimage
摘要
1. 美國房價長期居高不下,單身人數也不斷攀升。現在,疫情與升息時代進而強化了「與友買房」的趨勢。
2. 根據房地產數據分析機構ATTOM Data Solutions,從2014年至2021年,美國不同姓氏的共同購屋交易數量暴增771%。
3. 隨著Z世代逐漸進入買房市場,共同買房的趨勢將會更普遍。甚至,可能為未來房屋設計帶來大改變。
青壯世代買不起房,已經是全球先進經濟體的共同問題!自己一個人,買不起房子怎麼辦?《商業內幕》報導,現在美國人決定「和朋友一起買」!兩人分擔,相當於半價購入,讓人覺得有何不可。
美國房價長期居高不下,單身人數也不斷攀升。所以,自2010年代初期以來,與朋友一起買房的想法就變得越來越受歡迎;疫情肆虐後,又迎來萬物齊漲,進一步帶動這個趨勢。
根據房地產數據分析機構ATTOM Data Solutions,從2014年至2021年,美國不同姓氏的共同購屋交易數量暴增771%。隨著聯準會(Fed)積極升息抗通膨,30年期固定抵押貸款的平均利率已攀至6.7%,創2007年以來新高,住房負擔能力連帶重摔。
《華爾街日報》指出,文化改變,在共同買房趨勢中扮演要角。
千禧世代大約出生於1980與90年代,自2014年起成為美國最大的買房主力。但,即使晚婚與晚生現象越來越普遍,不代表這群人就希望獨居。
27歲的薇斯特(Veronica Vest)說,疫情點燃了她追求更大居住空間的渴望,也厭倦繳房租,但若與男友共同購屋,仍可能分手,相比之下,對友誼更有信心;50歲的普費弗科恩(Marika Pfefferkorn)與已離婚的好友同居,表示「能感受到濃厚歸屬感,尤其疫情時,沒有像許多獨居人士飽受孤獨」。
全美地產經紀商協會(NAR)負責人口統計和行為分析的副總裁勞茲(Jessica Lautz)指出,除了高房價,原本一直在租房的民眾,因為疫情,開始想要更多工作和喘息空間,而這些都是推動「與友買房」趨勢的原因。
艱困的經濟環境,使傳統美國夢遙不可及,「與友買房」同時也代表反抗塑造了現在主流家庭結構的孤立主義,意即由一對夫婦及其子女所組成的核心家庭。
「成功的期望樣貌跟過去不一樣了。對我而言,有存款帳戶、退休、旅行,還有住在我覺得安全與被愛的家中(就是成功),」普費弗科恩解釋。
隨著Z世代逐漸進入買房市場,共同買房的趨勢將會更普遍。
佛州一位22歲的民眾喬伊斯(Nick Joyce)在TikTok上分享,自己的夢想是與好友買下一棟雙拼式房屋(duplex)。不用把錢付給別人的口袋,不僅與好友一人住一邊,能擁有自己的生活,同時離的近,可以一起玩。這則短影音獲得了百萬觀看次數與25萬個讚,引起Z世代共鳴。
「如果我們能擺脫個人主義的心態,就能看見在共享空間一起工作和生活的好處。這對心理健康有益,對地球環境也是,」倡導投資房地產、與親朋好友共創社區的TikTok創作者湯普森(Sierra Thompson)認為,「這在經濟上是合理的,尤其是資源或服務不足的社區。」
媒體機構Freethink指出,甚至,隨著共同買房的趨勢越來越夯,可能為未來房屋設計帶來大改變。例如,房屋設計者將必須考慮,設有好幾個獨立生活區,並由公共空間連接其中。
與好友共同擁有房屋、或是一起住,不代表就此一帆風順,因為友誼小船可能因抵押貸款分配比重、決定所有權細節、日後居住習慣不合等種種原因而翻船。但,房地產經紀公司Redfin的首席經濟學家費爾韋瑟(Daryl Fairweather)同意,大流行確實改變了傳統的房屋所有權觀念,最終顛覆了美國人選擇要如何生活。
「夕陽無限好,只是近黃昏。」戴德梁行董事總經理顏炳立以一句話形容近期的房市看法。他解釋,目前買賣雙方的心情寫照,手上持有房地產的人總覺得「...
房貸年限怎麼選? 20年、30年、40年差別限制一次看,這樣還款「進可攻退可守」最划算...
房市買氣降溫,顯示民眾觀望心態,而根據網路聲量調查,上半年房產熱門關鍵字由「無力感」奪冠,超越房價漲、升息,另外,一度火熱的「台積電」關鍵...
2822人瀏覽
2421人瀏覽
2258人瀏覽
2130人瀏覽
2098人瀏覽
2091人瀏覽
1729人瀏覽
1722人瀏覽
1352人瀏覽